英國廣播公司(BBC)的報導 ,全球最大的珠寶商丹麥珠寶製造商潘多拉(Pandora)宣布,將僅出售在實驗室製作的鑽石,並將停止有爭議的礦產鑽石的銷售。
古老的非洲大陸,是多種寶石的主要出產地,然而許多寶石多年來一直成為非洲軍閥的生財工具,也就是俗稱的「衝突鑽石」,或是「血鑽石」(Blood Diamonds),這一殘酷的事實使鑽石行業備受爭議。根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則報告,非洲的鑽石礦工通常在不安全、經常致命的條件下工作,而且待遇極差,每天的工資低於1美元 。
相比之下,人工鑽石的技術持續進步,與傳統的開採鑽石相比,性能也差異不大。而且實驗室製造的鑽石帶給消費者時,還有很大的價格誘因,也杜絕了血鑽石的爭議。
潘多拉公司首席執行長亞歷山大·拉西克(Alexander Lacik)說:「基本上,實驗室可以創造出與自然鑽石相同的成果,但是代價卻低的多。雖然人工鑽石價格是天然鑽石的三分之一,但是這是正確的事情。」
潘多拉公司每年全球銷售的1億枚珠寶當中,鑽石只佔很小的比例。
然而,拉西克認為,鑽石廉價化,反而有更好的市場空間。該公司的主力鑽石首飾,起價為350美元(9784新台幣)。
雖然人工鑽石沒有衝突鑽石的可能,但是製造過程當中耗費的能量也不少,因此也受到「是否對環境友善」的質疑。對此,製造商仍在努力追求可持續發展,例如,美國最大的人造鑽石生產商Diamond Foundry,聲稱他們製作鑽石所耗用的能量,「 100%水力發電」,意味著「零碳排」。
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?
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本質是相同的材料。兩者都是碳的透明結晶形式組成,都有五彩繽紛的光澤。只要區別在於,大約80%的人工鑽石應用到工業用途,例如製作切削工具。
嚴格說來,人工鑽石的硬度會比天然鑽石差一點點,因為天然鑽石的形成環境是在地球深處的高溫高壓環境,形成過程可能需要1到33億年。實驗室無法重現這種極端環境,效果也就比較差。
不過,天然鑽石也可能在形成後遭外力傷害而出現瑕疵,寶石加工業就是把瑕疵給切割掉。相比之下,人工鑽石的瑕疵就少的多。
美國寶石學院(GIA)的一份報告解釋:「人工鑽石與天然鑽石只有非常細微的差別,只有經過訓練的寶石學家,以及精密設備才能發現它們。」
人工鑽石是如何生產的?
目前人造鑽石有2個製作方法,一種是高壓高溫法(HPHT),這是模仿天然鑽石的製作過程,利用2600°C的高溫機器,與超過1萬大氣壓的環境,在無氧室當中進行壓煉,這是第1種人工鑽石生產法。
另一種稱為化學氣相沉積(CVD)法,這是一種把小鑽石變成大鑽石的方式,以1枚小鑽石為種子,然後將富含碳的氣體(例如甲烷)的分子離子化,純碳就會附著在「鑽石種子」上,使其把尺寸增大。
不管哪一種方法通常,都需要一個月或兩個月的時間,才能生產出完整的鑽石。
英國廣播公司(BBC)的數據,去年 人工鑽石的產量增長到了6~700萬克拉,而開採鑽石的產量下降到1.11億克拉。